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

2023年05月14日 19:32:28 27阅读 0评论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威武雄壮的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1)

随着这一声掷地有声的宣言,古老的中华大地从此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焕发了新的生命。而威武的天安门也成为了新中国最为显著的象征之一,它也因此被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刻在了庄重的国徽之上。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会选择在天安门城楼宣布国家的成立,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背后又有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2)

开国庆典,庄严而神圣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一起离开西柏坡,乘车前往北平。3月25日,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入驻香山双清别墅。

其实在3月25日清晨,中共中央的车队就已经抵达北平,但他们并没有直奔香山,而是去了位于北平西郊的西苑机场,因为他们要在这里举行一场阅兵。

原本这只是入城前的一个简单仪式,但却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加阅兵的部队共计一万余人,但这对于长期化整为零的中共军队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大场面了。

人数过万,成山成海,毛泽东尽管多年来指挥着数十上百万的军队,但是自长征之后,他就很少再有机会亲眼见到成规模展现的部队。

此次接受检阅的部队也非同一般,其中有一支部队特别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第四十一军。这支部队在锦州战役中以血肉之躯创造了一个世界军事史上的神话:塔山阻击战。

第四十一军派出了三个英雄团参加受阅,他们分别是第361团,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团”荣誉称号;第369团,被授予“塔山守备团”荣誉称号。

还有第367团,即著名的“塔山英雄团”,这个团以几乎全团牺牲的代价,在正面顶住了国民党海陆空军的连番猛攻,确保塔山不失。

毛泽东在塔山英雄团队列前停下,向该团战旗致敬。当时的阅兵总指挥刘亚楼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毛主席眼眶湿润了。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3)

尽管这只是一次例行阅兵,但无疑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军队威武雄壮的英姿,不能只给中央的少数人看,应该让全国人民群众都能见到我们的军队是一支怎样的钢铁之师!

中共中央在入驻双清别墅之后,开始了繁忙而复杂的工作,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筹划开国大典。

在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的同一天,刘伯承就下发了关于渡江战役的指导手册,指导参加渡江各部队的准备工作,这也意味着南京即将解放,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末日即将来临。

因此,筹划创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前,中央曾经计划在哈尔滨举行开国典礼,因为那时我们手中只有这么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大城市。

但平津战役中成功地迫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这座千年古都得以完整保留下来,因此党中央当即决定将新中国的首都设在北平。并且提议将北平恢复为首都专用名称“北京”!

虽然中国共产党一向反对铺张浪费,更不喜欢繁文缛节,但是开国重典庄严神圣,绝不可轻视。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4)

办一场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可以向全国乃至全世界郑重宣告,新中国正式成立了,旧中国的颓废之势将起去不复返。新中国的亿万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让这个文明古国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因此,中共中央要求这一场开国大典,务必要办得隆重,办得出彩,办得成功。

这项重任落到了周恩来肩上,1949年7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

其中周恩来担任主任,聂荣臻、彭真、林伯渠、李维汉为副主任。

当时,中央已经确定了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在10月1日,留给筹备委员会的时间并不多了。

对于筹备委员会来说,开国大典是个全新的命题,谁都没有见过。虽说中国有数千年王朝更迭史,历朝历代的登基大典也有详细记载。

但我们是终结封建王朝的新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府,而不是封建帝王地封禅上位,所以肯定不能效仿封建王朝的模式。

而国外的模式大多和基督教礼仪相联系,显然也不适合我国国情,因此这次开国大典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筹备委员会在积极讨论的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吸取群众的智慧。

经过紧张的筛选和讨论,基本确定了开国大典的三项主要内容。

第一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大典开幕的标志。并且这一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必须庄严、郑重。

第二项内容是阅兵式。人民军队是在争取革命胜利的斗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新中国的功臣和骨干,将来也是保家卫国的支柱力量。

因此必须让人民军队的代表出现在开国大典上,并且要向全世界展现人民军队的风采。

第三项是群众游行。这一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突出我们是人民政权,要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因此开国大典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是人民群众。

开国大典的时间和内容已经确定,那么接下来就是各项活动以及大典前后的各项准备工作了。

由于开国大典意义重大,参加人数高达数十万,规模极其庞大,这对我党的组织能力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在周总理的领导下,筹备委员会昼夜奋战,把各项任务分别细化,细致到每一个节点,每一条路,甚至关键岗位的每一个人身上。经过数次演练讨论,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由周总理提交至中央审核。

而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最后确定的方案,准确地说是两套方案。因为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事项没有确定,开国大典的地址。

根据当时征集到的众多方案,最终选出了两个适合举行开国大典的地址,一个是天安门广场,另一个就是西苑机场。

筹备委员们向周总理报告的是,这两套方案,各有利弊。

首先是天安门方案。天安门原本就是明清帝王举行大型活动的地址,气势雄伟,并且当时保存比较完好,其门前的广场也非常的开阔,非常适合举行大规模庆典活动。

并且天安门广场四周街道、胡同众多,四通八达,只要能合理疏通,大批群众集合以及疏散都非常方便。

但是这里的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年久失修,并且此前北平市的城市治理不善,天安门已有破败景象。在天安门城楼前面的广场上,并没有铺设柏油公路,原有的石板路也早已支离破碎。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5)

当时的天安门广场已经是杂草丛生,一片破败的景象。

天安门前的长安街是北平市的东西中轴线,也是北平当时最重要的城市主干道,车流、人员往来非常密集。

如果要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这就意味着整个天安门广场都要立即进行全面整修和装饰。并且10月1日当天,北平市中心区域的交通至少要中断四个小时以上。

还有一点,长安街当时尚未经过扩宽,这就要求参加阅兵的队伍必须减少宽度。经过测算,步兵方队最多只能保持12列纵队,骑兵四列,装甲车两列。如此一来,军队受阅的气势上,将受到影响。

第二套方案是将庆典活动安排在西苑机场。3月份的时候,中共中央曾经在这里举行过一次成功的阅兵式,因此有较为丰富的举办经验。并且也方便部队的驻扎和安排。

但是它的缺点同样明显。

3月份的阅兵只有一万余人,与开国大典数十万人的庆典不可相比。虽然西苑机场的跑道又长又宽,足以容纳这么多人,但是这里一马平川,必须搭建较高的观礼台才能彰显出庆典的气势。

在西苑机场搭建观礼台,时间太紧张了,因为这次是开国重典,要建就要建得威武雄壮,那种临时性的观赏架子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必须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但是庆典过后,西苑机场毕竟还是要恢复飞行任务的,这些建筑必须立即拆除,以保障飞机起降安全。这一来一去,太过麻烦,并且非常浪费。

此外,西苑机场距离北平市中心有几十公里,且只有一条公路连接,那里无法提供食宿,部队可以就地驻扎,但数十万群众必须在当天往返。

而这对于尚未正式成立的政府机构来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这个时候,已经接近九月末,距离开国大典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是地点还没有确定下来。周恩来非常着急,为了能尽快做出决定,周恩来和筹备委员会驱车赶赴两个地点实地查看了具体情况。

回来之后,周恩来再三衡量各方利弊,最终拍板决定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随后,周恩来向党中央提交了自己的意见:阅兵地点以天安门为好!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看过之后,一致同意周恩来的意见,最终党中央通过了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的决议。

留给筹备委员会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天安门城楼内外、长安街以及广场全部都要重新翻修并开始装饰。

周总理命令北平守备部队立即进驻天安门周边,开始警戒排查,确保开国大典前后绝对安全。此外再派出部队协助天安门广场地面翻修工作。

守备部队接到任务之后,当天即进驻天安门区域,在周边实施警戒,设立哨卡检查,并开始安全巡逻。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6)

当时北平城内留有大批国民党潜伏特务,我党我军在城内的机构也常常遭到破坏,北平市公安局的主要任务就是肃清敌特。

开国大典在即,公安部加强了对敌特的侦查抓捕行动,我情报部门获悉台湾特务机关计划对开国大典实施破坏。

公安局配合部队,扩大了天安门周边的侦测和排查力度,终于在开国大典前夕破获了台湾保密局安插在北平的机密据点,抓捕了大批特务,清除了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在北平人民群众的大力协助之下,军民日夜奋战,仅仅几天的时间就将开阔的天安门广场上所有的杂草、垃圾全部清除,地面全部整平,最后铺设上了平整的石板。

长安街的路面得到重新铺设,沿街的商铺、建筑也在抓紧整修,首都群众都表示要将最好的一面在开国大典的时候向全国人民展现出来。

整修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天安门城楼,要让这座矗立了五百余年的古老城楼重新焕发年轻风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是明朝永乐年间仿南京皇宫承天门建造的,后来曾经被雷电击中焚毁。成化年间由白圭和蒯祥在原来承天门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并扩建了承天门,最终形成今天的格局。

清顺治八年,顺治下令改建修缮承天门,修复后,以“受命于天,安邦治国”的寓意,将其改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位于皇城的最南端,同时也坐落于原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而它门前的长安街中心线就是老北京城南北和东西两条中轴线的交汇点,也就是北京城的地理中心。

由此可见,天安门的地位非常重要。明清两代帝王最重要的登基封禅、祭祀庆典等活动都是在天安门进行的。

由于要彰显帝王气象,这座城楼当年被设计的非常雄伟壮观,气势极为恢弘,同时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7)

补充一点,天安门只是皇城的正门,而不是紫禁城(即故宫)的正门,紫禁城的正门是午门,也就说北京的皇城和紫禁城并不是一回事。

1949年时,尽管已经显现出破败景象,但是它的主体架构依然保存完好,城墙以及城楼并未出现变形。只是墙皮褪色、脱落严重,部分砖瓦和木梁也出现破碎、腐坏等情况,急需修缮。

筹备委员会派出专人在北平及周边地区,大力寻找能工巧匠,尤其是当年皇宫以及工部匠人的后代,借助他们的传统手艺对天安门进行复原和修缮。

这些工匠们得到消息后纷纷赶往北平天安门,发挥自己精湛的技艺,对这座老城楼实施了从里到外的细致翻修。

一时间,天安门城楼内外,长安街前前后后,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参与施工的不仅有专业的建筑工人,手工艺者,还有众多的人民解放军一起为建国庆典贡献力量。

不到十天的功夫,曾经破败陈旧的天安门又恢复了往日的雄风,金瓦红墙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出了书中所描述的那般金碧辉煌。

甚至连常年住在周边的北平市民都对这种景象啧啧称奇,还是原来那座城门楼子,可看着就是不一样,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透着那么一股精气神。

天安门城楼主体修缮一新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装饰,彰显开国大典的喜庆氛围。筹备委员会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华北军区政治宣传部,他们那里做政治宣传工作的人才很多。

军区政宣部又将任务分配给了文工团舞美队,这里有大量美术专业的人才,负责人叫苏凡。

苏凡在团队中选了两名专业的美术生,这二人对布景以及场地设计有专长。而这两名叫森茂和肖野的美术生都是日本人。

森茂和肖野接到任务之后立即拿着介绍信进入天安门施工现场,当时的天安门广场整修工作已经基本完工,除了长安街主干道之外,其他道路已经实施了戒严。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8)

二人站在广阔的广场上不约而同的感受到了什么是气势恢弘,中国古代帝王的皇宫,果然非同凡响,这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皇家气概。

他们二人立即在广场之上对天安门进行了素描,随后进行整体布局设计。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喜庆节日肯定要张灯结彩,天安门主体是以金色和红色为主,也正好契合了这个氛围。

因此只要在天安门上适当的装饰点缀即可,二人参考了多种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并借鉴了现代审美观点。决定在天安门城楼之上装饰鲜红彩绸,两边各安插四面红旗,城楼上十根门柱之间悬挂八个巨大红灯笼。

此前筹备委员会已经决定在天安门券门之上悬挂毛主席巨幅画像,二人又在城楼两侧的墙壁上各加了一条标语,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红旗、标语、彩绸这些装饰都简单,最为困难的是那八个大红灯笼。天安门城楼非常高大,而广场又非常宽广,按照视觉和审美的要求,这八个大红灯笼必须正好占据门柱中间的位置,所以这种灯笼必须特别大。

但是负责落实的负责人钟灵,找遍了北京城都没有这么大的灯笼,后来他们好不容易才在前门外找到了一个名叫尹作滨的老工匠。

尹作滨在北平工匠界很有名气,据说他的师傅就曾经是宫里造办处的匠人。解放军找到尹作滨之后,说出了自己的要求,尹作滨也很为难。

因为他也没做过这么大的灯笼,按照肖野和森茂给出的设计图,尹作滨一眼就看出来,这灯笼从形制上看似我们传统的大红灯笼,但是经过了改良设计,更加美观,同时制作也更加的困难。

尹作滨的眼光很独到,这种灯笼是肖野和森茂吸取了中国传统风格,又加入了日本“丸提灯”的制作元素。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9)

尹作滨本不想接这个活,因为任务重、时间紧,并且还是头一回做,但是他知道这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用的大灯笼,预示着老百姓的好日子就要到来了。于是尹作滨老人一咬牙,答应了下来。

他先尝试制作了小型灯笼模型,结果非常成功,肖野和森茂对老人精湛的手艺所折服,没想到他只通过看草图就能一次性将整体结构全都摸索了出来。

尹作滨告诉他们如果是制作这种形制的小灯笼,很简单,因为很轻,所以不需要额外的加固。但是天安门上的灯笼太大,直径长达2米,加上所有的材料重量接近一百斤。但如果没有这么重,又经不住大风吹,所以必须增加很多部件用来确保其坚固耐用。

因为灯笼太大,就算做好了也没有办法运到城楼之上,于是尹作滨便把材料运到城楼之上,做一个挂一个。

尹作滨又找来北平地区最好的篾匠,请他们来协助自己完成这个巨大工程。由于时间很紧张,灯笼主体非常复杂,对工艺要求很高,尹作滨老人亲自带人进行制作,而灯笼的云头板和垂穗则有肖野和森茂协助制作。

在解放军的协助下,这些灯笼终于在9月30日深夜悬挂完毕,几个小时之后,周总理亲自到现场验视,看到这八个鲜红的大灯笼,他向城楼上的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大红灯笼,虽然是紧急赶工做成的,但是设计巧妙,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并且极为坚固耐用。这八个大红灯笼在天安门城楼上挂了整整四十五年,直到1994年,才按照原工艺重新制作将其替换下来。

即便是六十年代重修天安门时,也只是用吊车将其运进仓库保存,工程完毕后又重新挂回了天安门,足可见其质量上乘。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10)

在制作灯笼的同时,天安门广场上竖起了一根长22米的旗杆,这是为了开国大典当天升旗准备的。

按照大典的进行程序,在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紧接着就是奏国歌、升国旗。

军乐队已经在现场进行了多次排练,确保万无一失,但升旗方案却迟迟不能确定下来。

当时上报筹委会的方案有两个一个是由升旗护卫队手动升旗,另一个则是电动升旗。筹委会倾向于电动升旗,因为这种技术在当时是很先进的,比手动升旗更威风,并且升旗按钮要由毛主席亲自按下,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动作。

但在实测时却遇到了重重困难,电动升旗原理很简单,无非就是由电机带动滑轮,将国旗升至杆顶。

但开国大典的要求特别高,首先必须万无一失,其次升旗的时间节奏必须与军乐队保持一致,升起开始,国歌奏响,国歌结束,旗至杆顶。

要是平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在旗杆底下派个人随时控制便可,但开国大典既然选中电动,就说明我们有这个技术,就不能再用人去手动操作。

负责设计安装升旗杆的电力工程师林治远,在最后一次测试中发现由于杆顶阻断球质量不稳定,无法及时阻断电流,很容易就把旗子卷到滑轮里。

林治远立即和解放军一起在北平寻找能够制作阻断球的稀有金属“铬”,最后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清华实验室的教授捐出了学校唯一的一块铬金属,成功的熔炼出合格的阻断球。

当时已经是10月1日凌晨了,距离天亮还有不到六个小时,已经有部队陆续进场进行准备工作了。

为了确保国旗顺利升起,林治远不顾自己的恐高症,只身爬上了22米高的旗杆杆顶,将阻断球焊接完毕。

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11)

经过几次测试,终于确保电动升旗万无一失。

当天下午三点,林治远站在毛主席身边,轻轻地对他说了一句:“主席,把电钮向右旋转一下就可以了!”随后,军乐队奏响了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全场所有人的齐声高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接下来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威武的阅兵式以及规模浩大的群众游行活动,开国大典成功举行!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

以上就是文章“开国大典举行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开国大典为何选在天安门”全部内容,如需学习更多电脑、手机使用经验方法教程、软件使用知识请在本站搜索,科普知识网专注于普及各类生活小常识、冷知识、等生活中常用的操作经验;如果本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不吝支持本站。

本文链接:http://www.puzhishi.com/jingyan/232860.html

1.免责声明:本文编辑科普网——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注明网址。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