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

2023年05月22日 22:53:01 35阅读 0评论
一、军事机构、单位

1、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

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是鄂豫皖苏区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军事上的重大问题均由军委会决定和发布命令。1930年11月下旬,曾中生在七里坪召开会议,组成鄂豫皖临时军事委员会,并担任临时军委主席。1931年2月初,军委会正式成立,曾中生任军委主席。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1)

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

1931年5月12日,张国焘以中央代表身份,在新集召开原鄂豫皖边特委会议,宣布建立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新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张国焘任军委主席,曾中生、旷继勋任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蔡申熙等为委员。军委会日常工作分别由政治部、参谋部和后勤部办理。

2、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航空局

1930年2月16日,罗山县赤卫队在宣化店附近的陈家河缴获国民党飞机1架,后命名为“列宁号”飞机。1931年4月,鄂豫皖军委航空局在新集城北普济寺建立。局长龙文光,政委钱钧。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2)

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航空局旧址

3、彭(湃)杨(殷)军政干部学校

1930年8月,中共鄂豫皖特委在黄安紫云区聂家河祠堂创办中国工农红军军事政治学校。1931年5月,改名为彭杨军政干部学校。7月,迁新集。校长曾中生,后蔡申熙;政治部主任傅钟,教务长李特,后张琴秋;李昂、吴展、范志波、沈泽民等任专、兼职教师;高敬亭管总务。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省委负责人徐宝珊、成仿吾、陈昌浩、张国焘等轮流去学校讲课或作政治、军事报告。课程以军事、政治为主,附设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设有步兵、工兵、炮兵、电工等班组。学员是由红军各团选送的雇农、贫农、手工业出身的连长、排长、指导员和优秀战士。学习时间一般为3—6个月。学员结业后,大部分分配到红军中任连、营干部,少数充实地方武装。先后培养军政干部和特种兵专业骨干千人以上。

4、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

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是根据地最大的一家兵工厂。其前身是共产党员戴本新、杨万甲等在光山县柴山保一带秘密串联铁匠、铜匠、银匠,于1928年7月建立的熊洼修造组。起初制造“撇把子枪”。后修造组发展到7个,造枪、造炸弹,兼修枪支。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3)

鄂豫皖军委兵工厂旧址

1929年4月,各修造组扩大为修造所,专门造枪,修配红军在前方缴获的武器。1930年二三月间,中共鄂豫边特委将这些修造所集中到柴山保佛尔寺,成立鄂豫边军事委员会兵工厂。4月,改名为鄂豫皖边区军事委员会兵工厂。全厂有职工60多名。1931年4月,厂址由佛尔寺迁到熊家嘴,并在红安、光山、麻城、陂孝北县境内设立4个分厂,党委书记阮德成。5月,中央调朱淑平任厂党委书记,熊明灼任厂长。9月,红军攻下光山民团在打油尖的造枪局,缴获了一批机械和器材,解放了24名造枪工人。工厂扩大为两个生产车间,工人增加到100余人。每天可生产撇把子手枪4支,汉阳造步枪2支,左轮枪2至4支,八响枪1支,子弹100至120排,打制刀矛30至40把,修理枪10余支。1932年4月,总厂又由熊家嘴迁到柴山保王湾。至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时止,该厂共生产撇把子枪3500余支,汉阳造步枪800余支,以及大量的子弹和大刀、长矛等。

5、鄂豫皖缝纫厂

鄂豫皖缝纫厂,又称红四方面军被服总厂,创办于1929年2月,厂址在黄安县紫云区谭河乡,有20名工人,厂长秦辉典,靠手工为红军缝制军装。1929年5月,添置2台旧缝纫机。1930年5月,厂址迁至黄安县紫云区黄谷畈,工人增加到100余名,有4台缝纫机。1931年发展为1个总厂和4个分厂,总厂仍在黄谷畈,一分厂设在黄安县七里坪聂家河,厂长汪辉湖,工人120人;二分厂设在黄安县七里区戴世英村,厂长郭继高,工人约80人;三分厂设在七里坪,厂长张春甫,工人约40人;四分厂设在光山县新集,负责人晏远斌,工人约40人。工人实行军事编制,每天工作8小时,主要生产衣、被、鞋、帽、绑腿等军装。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被服厂一部分人随军远征,一部分人解散回家。

6、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

1930年夏,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红一军将鄂豫边红军医院扩建为鄂豫皖红军后方总医院,后称红军第一医院,简称“红一医院”,院址由刘家园迁至箭厂河。经过一年多建设,全院工作人员发展到300余人,另有学员100余人,能收容伤病员1000余人,并陆续在潘家河、黄谷畈、新集、大塘湾、浒湾、娄家山、七里坪附近设立7个分院。另在细吴家成立中医院。1931年11月,红一医院改名为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拨出8000块银元,在箭厂河建起一座中西合壁式的走马转楼。这是根据地独一无二的病房大楼,内设手术室、药房、药库和300张床位的病房,主要收治重病号。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箭厂河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病房大楼被烧毁。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4)

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旧址

二、革命军队

1、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1927年11月18日,黄麻起义后,中共黄麻特委在黄安县城召开庆祝大会,将参加黄麻起义的农民自卫军和义勇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下辖第一、二路军,潘忠汝为鄂东军总指挥兼第一路军司令,吴光浩为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军司令,汪奠川为参谋长,戴克敏为一路军党代表,刘文蔚为第二路军党代表。全军300余人。

12月5日,黄安县城失守,中共黄安县委书记王志仁和鄂东军总指挥潘忠汝在战斗中牺牲,鄂东军也遭受重大损失。12月下旬,为了保存力量,坚持斗争,除一部分人在当地坚持斗争,另组成一支72人的队伍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

2、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

1928年1月1日,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指示,鄂东军在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吴光浩,党代表戴克敏,参谋长汪奠川(后在战斗中牺牲)。下辖3个队,每队20余人。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5)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

1928年4月,第七军返回黄麻老区。6月,进驻柴山保,军部设在河南湾水口寺。由此,鄂豫边区的革命斗争进入开辟柴山保革命根据地新时期。

3、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

1928年7月下旬,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和地方党的领导人在柴山保尹家嘴召开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戴克敏任党代表,曹学楷任参谋长,全军(师)120人,分编4个大队(对外称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团)。第一大队长潘遐龄(后为晏仲平),党代表王树声;第二大队长廖荣坤,党代表江竹青;第三大队长徐其虚(后为倪志亮),党代表吴先筹;第四大队长程昭续(后为林柱中),党代表江子英。另有两个特务队,担负在敌占区侦察、筹款和镇压反革命的任务。司令部设在柴山保尹家嘴(后迁柴山保程七村祠堂)。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6)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及三十一师司令部旧址

4、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

1929年5月9日,商(城)南起义后,各路起义队伍会师斑竹园。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别区委主持召开庆祝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师,师长周维炯,党代表徐子清,副师长漆德玮,师党委书记兼参谋长徐其虚,政治部主任李梯云。下辖第九十七团、九十八团和特务营、炸弹队。九十七团团长肖方,党代表余佛光;九十八团团长郑延青,党代表王子良。全师共200余人。

5、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

1930年1月20日,六安中心县委将安徽红军游击队第一、二纵队集中到霍山流波石童与六安六区游击大队会合。舒传贤主持召开六安中心县委和游击队党团负责人联席会议,宣布上述3支游击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师长徐百川,党代表鲍益三,师党委书记姜镜堂,政治部主任张建民(后姜镜堂兼)。下辖第一0六团、一0七团和特务队。一0六团团长冯晓山,党代表余爱民;一0七团团长徐育三,党代表孙能武。全师共200余人。

6、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1930年4月10日,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述申从信阳到达黄安县境,立即在箭厂河主持召开特委和红军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红十一军改编为红一军。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副军长,熊受暄任政治部主任。并组建前敌委员会,曹大骏任书记。箭厂河会议后,红一军军部在箭厂河黄谷畈村组成,设有政治部、参谋处、军需处、军械局和军医院、教导队。原红三十一师一大队改编为军部教导队。红三十一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一师,师长徐向前兼,政治委员戴克敏(后为李荣桂),下辖一至五个大队,共800余人。5月中旬,红三十二师在商南南溪编为红一军第二师,师长漆德玮,政治委员王培吾,下辖4个团,共600余人。另红三十二师一部与当地游击队共300余人,组成红一军独立旅,旅长廖业祺。23日,红一军第二师一部与红三十三师在霍山流波石童合编为红一军第三师,师长周维炯,政治委员姜镜堂,下辖2个团,共300余人。全军共2100余人。红一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7)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司令部旧址

7、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

1930年10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命令,红八军第四、五纵队和阳新沿江游击队、皖西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第五团,在黄梅县考田镇吴祥村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政治部主任周吉可。下辖第一团、第三团。第一团团长查子清,政治委员李溪石;第三团团长黄刚,政治委员陈西。全军2000余人。红十五军成立后,经过艰苦转战,进入鄂豫边根据地。

8、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1年1月中旬,红一军与原活动在鄂东南浠水、黄梅、广济一带,后转移到鄂豫边的红十五军在麻城福田河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归鄂豫皖特委直接领导。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三,参谋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骏。下辖第十、十一个师。十师师长蔡申熙,政委陈奇,副师长刘英,下辖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十一师师长许继慎,政委庞永俊,副师长周维炯,下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团。全军12500余人。

9、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

1931年10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皖西六安县麻埠成立,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下辖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师。七十三师师长刘英,政治委员吴焕先。下辖第二一七、二一八、二一九团。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待建。1932年3月,七十五师在皖西六安县麻埠正式组成,师长廖荣坤,政治委员戴克敏。下辖第二二三、二二四、二二五团。5月,七十四师在霍邱白塔畈正式组成,师长汪明国,政治委员戴季英。下辖第二二0、二二一、二二二团。至此,红二十五军编制序列的3个师全部组成。全军1200余人。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8)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 红二十七、七十五师和各县独立团坚持根据地斗争。11月29日,鄂豫皖省委在黄安檀树岗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重建红二十五军。30日,在檀树岗村南的河滩上召开大会,宣布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正式组成,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原红二十七师改编为七十四师,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戴季英,其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团依次改为二二0、二二一、二二二团;原七十五师及所辖二二三、二二四团番号不变,另将黄安独立第一师第二团一部编为该师特务营,师长姚家芳,政治委员高敬亭;原红二十五军特务营为军部特务营。全军约7000人。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由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并发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

10、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宣告成立。红四方面军设总指挥部,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方面军下辖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和直属教导团。全军共3万多人,枪1.7万余支。红四军军部改为方面军总部,军长、政治委员分别由徐向前、陈昌浩兼任,下辖第十、十一、十二师。十师师长倪志亮,政治委员甘元景,辖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十一师师长王树声,政治委员甘济时,辖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团;十二师师长陈赓,政治委员刘杞,辖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团。另辖彭杨军政干部学校。根据中央指示,拟组建红九军归红四方面军管辖。后在皖西组建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副师长徐海东。

11、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

1932年10月2日,鄂皖工委在金家铺河滩召开地方党政干部和部队指战员大会,宣布成立红二十七军。军长刘士奇,政治委员郭述申,副军长吴保才,政治部主任江求顺。下辖第七十九、八十一师和直属队,共4500余人。七十九师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王建南,下辖第一、三团。八十一师由军部兼师部,下辖第二、五团。红二十七军成立后,实行东线转战,行程约2000公里,牵制敌人5个师以上的兵力,歼敌近4000人,于11月中旬进入鄂东北根据地。11月24日,鄂豫皖省委决定撤销红二十七军番号。

12、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

1933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又称八十二师)在经扶县泗店乡大畈村组成,军长廖荣坤,政治委员王平章,下辖二四四、二四六团和特务营。全军3000余人。4月8日,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在大畈村会师,两军实行合编,红二十八军编为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

1933年10月11日,皖西北道委在南溪召开扩大会议,决定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郭述申。下辖第八十二、八十四师。八十二师师长刘德利,政治委员詹大列;八十四师师长黄绪南,政治委员周化贤。全军2300余人。1934年4月17日,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在商城县豹子岩再次编入红二十五军。

红二十五军长征后,原红二十八军二一八团留皖西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3日,鄂东北独立团团长方永乐带着省委留下的指示信,率独立团去皖西,找到中共鄂豫皖省委委员、省苏维埃主席高敬亭,并在安徽省太湖县凉亭坳地区召开会议,重建红二十八军,高敬亭任政治委员。下辖八十二师(编定三个营)和一个手枪团。八十二师师长罗成云,政治委员方永乐,下辖第二四四团和特务营。全军共1400人。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坚持了鄂豫皖边区的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13、新四军第四支队及留守处

1938年1月,新四军正式宣告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兼政治委员。长江两岸的红军游击队,组成新四军的4个支队。2月中旬,鄂豫皖地区的红二十八军及其便衣队、游击队在黄安七里坪整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四支队下辖第七、八、九团和手枪团(八团在确山竹沟),共3100余人。

3月8日,奉新四军军部命令,四支队东进抗日前线。四支队在七里坪设留守处,主任田东。其任务是: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战争,保存我党在这一带的革命力量,向抗日前线供给人力、物力、财力和负责伤病员的医治、休养等。12月由七里坪迁到经扶县陡山河乡白马山村,后又迁到郭家河乡月儿湾村。

三 、地方革命武装

1、三堂革命红学

1927年1月,吴焕先根据革命武装斗争的需要,与其伯父吴维干商量,由吴氏祠出钱,以防匪保家为名,在曹门新办一堂红学(红枪会),指派伯父的大儿子吴盛先掌管经济(学东),自己指挥操练,掌握兵权(学长)。名义上办红学,实际上在红学里宣传革命,发展党的组织和力量。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9)

曹门革命红学旧址

接着,吴先筹把郑边村的旧红学也改造过来,成为第二堂革命红学。詹以贤在詹湾村创建第三堂革命红学。每堂红学各有40余人。三堂红学自建烘炉,打造大刀长矛等武器。在三堂革命红学里,除学习武术外,主要是由吴焕先、吴先筹、詹以贤等宣讲革命道理,灌输革命思想,并在学员中吸收积极分子入党,建立党的核心力量,使红学的领导权掌握在党的手中。

2、箭厂河和田铺、泗店农民自卫军(自卫队)

1927年4月,吴焕先以三堂革命红学会员为骨干,组成一支农民义勇队(自卫军),共百余人。吴焕先任总指挥,石生才任副总指挥。同时,共产党员王树声、徐其虚、桂步蟾、许世友等在田铺、泗店等地区组建农民自卫军,共160余人,编为3个排10个班,总指挥熊振翼。农民自卫军是脱产的农民革命武装。这两支农民武装成为黄麻起义的主力。后大部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3、弦南红学联合会(司令部)

1928年10月,地方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争取了郭家河红枪会会首郭步仪和白沙关红枪会会首罗明高等人,建立了弦(光山)南红学联合会,这是党领导下的公开农民武装队伍。共有300多人。

4、赤卫队(赤卫军)

1929年秋至1930年底,先后在弦南、弦东、弦西、紫云、乘马等区,建立了区、乡农民赤卫队。在区、乡党委和苏维埃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赤卫队有敌情时就配合红军作战,无敌情时就参加农业生产,实行劳武结合。1931年7月26日,鄂豫皖脱离生产的赤卫队、守备队,一律改称赤卫军,由村到县,编成班、排、连、营、团、师。苏区凡满18岁至35岁的男子(除地主、富农分子和残废者外),均参加赤卫军;17岁以下的少年,组成少年先锋队。后来,赤卫军大部分被编到红军或地方独立师(团、营)和自卫军。

5、便衣队

1933年10月16日,鄂豫皖省委在红安县紫云寨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开始转变斗争方针,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这时鄂东北道委在地方武装中发展便衣队组织。便衣队首先在仙居区发展起来,由罗厚福领导,以老君山为依托,开展对敌斗争。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在经扶县卡房举办便衣队培训班,给便衣队规定了“游击战争,昼伏夜动,两面政策,统一战线”斗争策略。便衣队也称手枪队或游击队,是党政军三位一体的地方革命武装组织。负责侦探敌情,联系群众,筹集粮食供给红军,安排红军伤病员。同时配合红军作战和补充红军队伍。便衣队人数不一,队员多半是本地人,情况熟悉,精干灵活,白天同群众一起在田间劳动,晚上同敌人展开斗争,打击反动,摧毁碉堡,搜集情报。便衣队组织很快由鄂东北地区发展到整个鄂豫皖边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鄂豫皖边区在高敬亭领导下,继续发展便衣队组织。据不完全统计,至1937年初,全边区属地方党委领导的便衣队有89个,另有16个不脱离生产的小便衣队,分布于边界22个县境,遍及东起霍山、潜山,西跨平汉铁路至应山,南抵蕲春、黄梅、广济、黄冈,北达信阳、固始的广大地方。经扶县境内有便衣队近20个。

四、主要战事

1、处决吴惠存

吴惠存是箭厂河地区的劣绅、枪会会首和民团团总,极端仇视革命和农民运动,成为箭厂河地区农民运动的一大障碍。1927年3月10日凌晨,王鉴、吴焕先、吴先筹等带领三堂革命红学学员和群众数百人,手持大刀、锄头,包围了吴惠存的住所并将其活捉。经过公审和游乡示众后,在方家塆将其处决。

2、攻打缉私营盐卡

缉私营盐卡是国民党湖北省黄安县政府为了增加税收,销售硝盐(南盐),防止北盐南运,在箭厂河石岗村设立的。有官兵10余人枪。平时,卡兵肆意勒索乡里,鱼肉百姓。1927年春,鄂豫边界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后,各村农民协会纷纷要求打掉这个长期压迫穷人的盐卡。吴焕先、吴先筹、石生才等人接受了群众的要求,于4月初的一个夜晚,带领部分革命红学学员,手持长矛,趁盐卡官兵熟睡之机,一举打掉缉私营盐卡,活捉李傻子、董贵生等10余名官兵,缴枪8支。在黄谷畈河滩将民愤极大的李傻子、董贵生就地处决。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10)

山石门辑私营盐卡旧照

3、杨泗寨战斗

杨泗寨位于田铺、泗店与湖北麻城县边界地区,山高林密,地势险要。1927年春,田铺、泗店地区农民武装刚刚建立的时候,常在这里活动。1927年4月29日,地主豪绅组织的反动红枪会会众3000余人,从东边向杨泗寨进攻,被农民自卫军用土枪土炮和“铁钉滚磨”、锄头等土武器击退。第二天黄昏,一排排、一队队黄学会徒在教师爷的带领下,再次向杨泗寨进进攻,又被击退。第三天“白学”又从北面进攻,农民自卫军的土武器八盘“铁钉滚磨”发挥了巨大威力,使不少敌人丧生在锐利的猛烈旋转的铁钉上,敌人的进攻被彻底粉碎。农民自卫军以95人击退敌数千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11)

杨泗寨战斗纪念地,位于田铺、泗店与湖北麻城县边界地区

战后,人们编顺口溜,以纪念此战的胜利:

杨泗寨,好高山,九十五人挡三千;

坚决奋战三昼夜,消灭敌人一百三。

4、木城寨战斗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实行白色恐怖。5月9日,箭厂河地区逃往柴山保的土豪劣绅,勾结光山地方武装红枪会2000余人,在匪首陈日辉的带领下,向箭厂河农民武装反扑过来,沿途烧杀抢劫,气焰十分嚣张。箭厂河农民自卫军和3000多群众,在吴焕先、吴先筹等人的带领下,在木城寨抵御来犯之敌,并将其击退,首战告捷。5月29日,郭家河等地的地主豪绅又联合起来进行新的反扑。箭厂河农民自卫军利用大刀、长矛、鱼叉等原始武器武装起来的农民群众在木城寨反击。战斗一开始,农民武装就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最后在麻城农民自卫军的支援下,一举粉碎了反动红枪会的进攻,追敌至黄石岩,取得了木城寨战斗的胜利。

5、癞痢寨战斗

在木城寨战斗期间,田铺塘畈地区的反动红枪会会首陈寿山,纠集麻城县福田河地区的反动白枪会数千人向田铺癞痢寨进攻。田铺、泗店地区的农民自卫军和群众在王树声、刘文蔚等人的指挥下,奋勇迎敌,打死反动枪会的1名教师,敌人败退,癞痢寨战斗取得了胜利。

6、北界河伏击战

湖北麻城县西张店的大地主、大恶霸和民团团总王芝庭逃到新集,纠合新集的民团、红枪会三四千人,1927年8月,企图返回他的老家西张店恢复其反动统治。在泗店一带开展农运工作的农民自卫军领导人王树声等得知这一消息后,一面集合自卫军和农协会员准备反击,一面派人给吴焕先送信,请箭厂河农民革命武装配合作战。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12)

北界河伏击战旧址,位于泗店乡北界河附近

8月11日,农民自卫军在泗店北界河东边的山岗上布下三道防线,自卫军配备在第一线,钢枪队又在最前面,第二线是带有梭标、土炮的农民义勇队,第三线是成千上万用锄头、冲担、鱼叉作武器的农民群众。箭厂河前来支援作战的农民武装配备在西山武昌庙脚下的大坳口等处。

中午时分,敌人走进了伏击圈。三声令炮一响,农民自卫军的钢枪队开了火,埋伏在山沟里、丛林中的自卫军和农民义勇队,猛虎般扑向敌人,农民群众也立即呐喊助威。一时红旗招展,刀矛飞舞,雷鸣般喊杀声震撼山谷。敌人的队伍很快被打乱,狼狈溃逃。农民自卫军缴获步枪12支,驳壳枪3支,马6匹,并活捉了王芝庭。北界河一战,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并使农民自卫军在战斗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7、东岳庙平叛

北界河一仗,打出了农民自卫军的声威,反动豪绅害怕农民武装进一步发展,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恶霸地主王既之施展美人计,用自己的女儿勾引自卫军教官熊振翼(旧军官出身),令其拖枪叛变,企图变自卫军为反动民团。熊叛变后,又劝通自卫军一排长余佩芳,合谋将较好的枪支编到一排,并散布谣言,破坏团结,拉拢一些亲信,为率部哗变作准备。

一排里的共产党员廖荣坤发觉熊的阴谋活动后,秘密报告了上级党组织。麻城县委即派王树声与黄安县县委联系。黄安县委派戴克敏、吴先筹等带领农民自卫军和革命红学学员百余人,趁夜色赶到泗店东岳庙协力平叛。当部队抵达东岳庙时,天已破晓。一排岗哨发现后,以为是反动枪会的袭击,即开枪射击,黄安农民武装被迫还击。王树声、戴克敏、吴先筹等当机立断,决定由王树声喊话,揭穿熊振翼的叛变投敌阴谋,一排的共产党员和队员们听到王树声的声音,对熊、余的叛变行为十分气愤,当即采取行动,逮捕了余佩芳(熊振翼已于头天晚上秘密去新集),平叛战斗胜利结束。

8、黄麻起义

1927年10月下旬,根据湖北省委的决定,中共黄麻区特别委员会成立,符向一为书记,刘镇一、潘忠汝、吴光浩、王志仁等为委员。11月11日,黄麻特委在七里坪召开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黄安县城,并宣布成立黄麻起义行动指挥部,潘忠汝、吴光浩为正副总指挥。13日下午,起义队伍汇集七里坪。指挥部挑选77名青壮义勇队员(其中有箭厂河三堂革命红学会员33人)组成的攻城突击队,由吴光浩率领打头阵。起义队伍从七里坪出发,高唱《暴动歌》,浩浩荡荡向黄安县城进发。14日凌晨4时左右,起义军主力抵达黄安县城北门外,其他各路起义队伍先后到达指定地点,共3万余人。起义队伍集中力量攻打黄安城北门。攻城突击队架起云梯,共产党员、箭厂河义勇队员吴立行奋勇当先,第一个攀梯而上,但刚踏上城墙就被敌击中,英勇牺牲。吴先恩、吴世安等数十名突击队员临危不惧,分攀4乘木梯,奋力登城,终于击溃北门守敌,打开城门。各路起义大军趁势迅速攻占黄安县城。18日,在县城外校场岗召开万人大会,宣告黄安县农民政府成立,主席曹学楷。

9、河南湾反击战

河南湾位于陈店乡南部。1928年春,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从木兰山返回老区,进驻柴山保,引起了地方清乡团团长方晓亭的仇视。6月5日,方晓亭带领驻长冲的国民党桂系十八军的一个营和一个便衣短枪队,共300人,从长冲向七军驻地河南湾进行偷袭。这是一个雾蒙蒙的早晨,对面看不清人,七军领导人吴光浩、曹学楷等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将30多人部队分散为三五人一组,埋伏在河南湾附近山岭上的树林中。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后,七军指战员从四面八方发起猛攻,将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四散逃命。七军歼敌1名,伤敌数人,缴获长短枪6支,自己无一伤亡。此战打响了创建柴山保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枪。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13)

河南湾反击战旧址,位于陈店乡山背村河南湾村民组与湖北省红安县交界处麻栎树岭北坡

10、粉碎“罗李会剿”

1929年6月26日,国民党军罗霖独立第四旅两个团,分别自湖北省黄陂、黄安出发,向北进犯;驻河南省潢川、光山的李克邦暂编第二旅的一个营,纠集光山反动枪会数千人,由北向南堵截;驻湖北省的夏斗寅十三师补充团和黄土岗地方反动武装,亦出动配合,妄图围歼红三十一师,摧毁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这就是“罗李会剿”。红三十一师领导人徐向前和鄂东特委决定采取避强击弱的方针,当即集中两个大队,对战斗力较弱的李克邦部及枪会展开坚决反击,五战三捷,打死敌营长以下百余人,缴枪40余支,北路进犯之敌溃逃。南路之敌,亦在根据地自卫队和广大群众袭扰打击下,吃不饱饭,睡不好觉,疲困不堪,不两日即撤退。“罗李会剿”遂告破产。

11、白沙关暴动

白沙关位于陡山河乡南部,是由豫通鄂的重要关隘之一。柴山保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白沙关周围的胡、范、成、寇等豪绅组成400多人的反动武装民团,加上反动枪会会众千余人,占据白沙关,经常到郭家河等地杀人放火,与红军对立。鄂东特委和红三十一师领导人及弦南区委决定发动柴山保、郭家河、陡山河南部的革命红学与农民群众数千人,配合红三十一师攻打白沙关,举行白沙关万人暴动。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14)

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

1929年7月1日凌晨,红三十一师4个大队分三路带领革命红学学员和农民群众队伍向白沙关进攻。倪志亮带七大队为东路;郭步仪、郑行瑞各带一个大队为中路;曹学楷带一大队为西路。战斗打响后,各路大军奋勇向白沙关进攻。红军战士冲在最前面,拿着长矛、大刀、铁锨、锄头的几千名农民群众紧随后面助战。战斗中,白沙关北边罗冲一带的农民,以弦南红学司令部为骨干,在共产党员罗明高、罗明富等带领下,作了内应。按照事先约定,当红军从关南冲上来时,罗明高等带领罗冲农民武装,勇敢地从反动红枪会防守的哨卡中猛冲出来,迅速与红军会合,敌人很快乱了阵脚,纷纷逃命。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毙伤敌数百名,匪首胡道济被击伤,逃至陡山河鸡公潭时,跳水自杀。白沙关暴动成功。

12、粉碎“鄂豫会剿”

“罗李会剿”被粉碎后,又由蒋介石嫡系第一军军长刘峙组织鄂豫两省军队和反动枪会,在8月中旬对豫东南和鄂豫边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会剿”。此时,敌罗霖部已西调襄阳、樊城。夏斗寅十三师全部由鄂西荆门、当阳调来鄂东,成为这次会剿的主力。在进攻豫东南根据地的同时,敌人又发动了对鄂豫边根据地的进攻。8月14日,敌十三师三十七旅由黄安七里坪等地出动,于下旬先后进占箭厂河、郭家河、白沙关一带。由于敌军势众,红三十一师在内线作战不利,遂向麻城北转移,在泗店八字门楼与红三十二师会合,敌人消灭红军主力的企图遂被打破。

敌人见红军主力转移外线,便疯狂地进行清乡搜剿,妄图彻底摧毁根据地。但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实行空室清野。自卫队隐进山林,到处袭扰敌人,枪声人声不绝,使敌军陷入风声鹤唳、无可奈何的困境。而转移外线作战的红三十一师,兵分数路,向南出击,先后歼灭了黄陂的长堰、夏店,黄安的八里湾,麻城的谢店等地的反动民团,缴枪百余支。至此,侵入鄂豫边根据地之敌,处处受困,不得不在9月下旬,退守根据地边沿各据点,“鄂豫会剿”又被粉碎。

13、粉碎“徐夏会剿”

1929年10月初,驻信阳国民党军徐源泉部四十八师,以两个团进驻罗山、光山地区,会同湖北境内夏斗寅部十三师,对鄂豫边根据地发动了所谓“徐夏会剿”。10月7日,北面敌四十八师抵陡山河,于11日继续向根据地推进。12日,南面之敌进至卡房三角山。此时,适逢中原大战,敌四十八师仓促调往信阳,十三师调往平汉线南段。据侦察得知,敌四五百人企图由牛冲经过高山岗,退至七里坪,红三十一师决定予以打击。在徐向前、曹学楷的指挥下,由桂步蟾带二大队,詹才芳带三大队,加上地方赤卫队200余人,从东、南、西三面进行阻击。红军埋伏于铁寨岗及高山岗;叶湾赤卫队百余人控制张家山到徐大湾的后山岭;潭洼赤卫队10余人把守牛冲西面的山岭。战斗首先在牛坑坡打响,敌一营长被击毙。敌人恼羞成怒,疯狂向红军反扑,战斗持续4个多小时。敌恐红军有后援部队,不敢久战,纷纷向七里坪逃窜。红军乘胜追击,又击毙敌27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徐夏会剿”再告破产。

14、新集攻坚战

新集三面环山,东临潢河,形势十分险要,全城周长数里,城墙高两丈余,宽7尺,全部用长方条石垒成,构造坚固,易守难攻。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新集是反动官吏和地主豪绅对抗农民运动的顽固据点。曾、刘两大豪户为首的反动势力统治着全城。还有外地许多豪绅地主逃来,组织了上千人的民团和枪会,对抗革命,并经常到根据地周围进行袭扰,就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鄂豫皖苏区中央。红三十一师曾于1929年7月和1930年7月两次攻打新集,但都强攻未克。

1931年2月上旬,红四军冒着风雪,由麻城磨角楼挥师北上,直抵新集。红十师三十团奉命担任了主攻任务,红十一师于泼陂河阻击敌人援军,并切断新集敌退后路。

战斗开始,红军将四门迫击炮架在西山坡上对准城墙开火,但炮弹打了数发而未炸开城墙。接着又组织了100多人的敢死队,采用爬城硬攻的办法,由于敌人利用石头城墙和铁铸土炮居高临下射击,红军敢死队无法接近。围攻5天后,军部决定采取坑道爆破,打开缺口,开辟攻城道路。红军和赤卫队在机枪的掩护下,在城北50余米的山沟旁开始往城墙下挖洞,每挖一节就用门板和木头搭上天棚。在围攻新集的第七天,从城北边通向城墙底下的一条50多米长的坑道终于挖通。红军战士们将一口装满炸药、碎铁、秤砣的杉木红漆大棺材抬来,安上炮引,用滚木将棺材从暗道推入城墙下。军首长旷继勋、徐向前、余笃三等亲临现场指挥爆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黄昏,随着城北城墙处“轰”的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了一个丈余宽的缺口。王树声迅即指挥红军战士潮水般冲进城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巷战,除少数敌人逃走外,麇集在城内的敌军和土豪劣绅等千余人全部被歼。新集的解放,打通了商(城)光(山)路线,使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苏区连成一片。

15、围攻打鼓寨

打鼓寨,又名大福寨,位于周河乡,山势险恶,易守难攻。周围又有致和寨、蜂子笼等山寨相呼应。寨主彭颂臣是沙窝、周河一带最大的恶霸,顽固与红军和革命群众为敌,在打鼓寨上聚集反动武装和枪会,凭险据守,卡住了新集至商城、皖西的通道。1929年2月,红军攻破致和寨,活捉寨主张松桥;1930年1月,又打开了蜂子笼,活捉寨主张锦堂。打鼓寨虽被孤立,彭颂臣却更加猖狂。1931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徐向前指挥红四军二十八、三十团围攻打鼓寨。彭颂臣派心腹日夜督战,特别重点防御寨南的南岗岭。南岗岭是打鼓寨的门户和要塞,站在南岗岭上,可以看清寨内地形和防御工事。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15)

打鼓寨战斗纪念地,位于周河乡毛铺村老湾村民组

围攻九天九夜后,红军以声东击西战术首先夺取了南岗岭。彭颂臣坐卧不安,摆满一桌子现洋高叫:“谁能夺回南岗岭,就全部赏给谁!”彭的心腹刘九绪见钱眼红,率一伙团丁出寨,企图夺回南岗岭。随刘出山寨的团丁多为被迫的农民,早已恨透了恶霸。乘混乱之机,打死了刘九绪后四处逃散。这时,半月前被抓上山寨的女共产党员徐凤英,趁乱机智地点着一座草房,恰好这天南风正紧,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整个山寨顿时成一片火海。红军趁机发起猛攻,攻下了打鼓寨,活捉了彭颂臣。打鼓寨被攻克后,周围的山寨敌人纷纷烧寨逃亡, 南至皖西间的障碍被拔除,打开了鄂豫边根据地同皖西根据地的交通要道。

16、围攻大山寨

大山寨位于千斤乡大吴湾地区。此寨内围两个山头,外高内洼,呈元宝形。四周山寨墙高丈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山寨内有吴锦伯、胡领山、邱及三和邱辉煦等4个反动土顽。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16)

大山寨战斗纪念地,位于千斤乡大吴湾村、付洼村、徐畈村附近的大山寨

从1929年上山寨起,就胁迫群众4000余人上山寨把守,同红军和赤卫队对抗。红军于1930年至1931年春,曾两次攻打未克。1931年农历八月初四,徐向前指挥红二十八、三十团围攻大山寨,一直围到9月12日,敌人弹尽粮绝,邱辉煦次子邱俊犹企图带一股顽匪突围,被红军歼灭。最后,红军发起攻击,一举夺下大山寨。邱及三、吴锦伯等以下民团武装500余人被全部歼灭,摧毁了这个顽固的反动民团堡垒。红军打下大山寨后,接着又打开打油尖山寨,横扫千斤地区的“九里十八寨”,拔除了鄂豫皖苏区中心地区的各个反动据点。

17、扶山寨阻击战

1932年8月13日—17日,国民党政府军卫立煌、陈继承两纵队占领红安七里坪一带后,原拟檀树岗北进,配合北线的张钫纵队合攻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后因檀树岗地区有红军主力固守,难于进攻而改变计划,以陈部绕道宣化店,经陡山河与张钫部靠近,从西面进攻新集。以卫部和张部分别于南面红安和北边泼陂河地区待机配合。张国焘却将陈部兵东进视为全部溃退,即令红四方面军主力由檀树岗北上打击张钫部。

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17)

扶山寨战斗纪念地,位于金兰山街道李榜居委会

8月27日,红四方面军主力北进到浒湾地区时,陈继承部即由西而来,红四方面军总部即令红十一、十二师占领浒湾西南部的扶山、四面山、金兰山、棋盘山等有利地形,阻击来犯之敌,以红七十三师监视浒湾以北之敌,红十师在檀树岗阻击卫立煌部北上。

9月1日,敌第三师实行试探性进攻,被红军击退。2日,敌以第三、八十师在4架飞机的掩护下,加上炮火配合,向红军阵地猛攻,一日进攻10次,均遭红军迎头痛击。因敌机错认目标,一时狂轰滥炸,伤其本部,致使自己死伤累累。5日拂晓,陈继承部又向扶山寨西北和西南之小高地猛攻,红军战士与敌展开了残酷的搏斗,阵地数次失而复得,遂将陈部击退,战局又成对峙。6日,北张钫部和南卫立煌部与陈继承部对红军形成三面合围之势,方面军总部根据敌众我寡这一态势,决定红军东撤。扶山寨阻击战遂结束。9月9日,敌陷新集。

18、红二十五军郭家河大捷

1933年3月,红二十五军重建后,决定集中行动,寻机歼敌。4日,红二十五军两个师约5000余人于新集以南野鸡笼一带集结。此时,国民党军三十五师一0四旅马滕蛟部两个团进占郭家河,并建立据点,企图长期据守,鄂豫皖省委和军首长分析敌情,认为该敌装备较差,战斗力弱,又新接防地,人地生疏,离周围敌军据点都有一天路程。孤军深入,不易及时等到增援,而红军经过补充休整,求战心切,加上郭家河是根据地,群众基础好,地方武装也能配合作战。于是决定趁敌立足未稳,集中全军力量将其歼灭。军首长令红七十四师和特务营主攻郭家河,红七十五师占领郭家河东北的磨云山,控制制高点,阻击可能来自新集方面的援敌,并截断郭家河之敌的退路,必要时支援攻打郭家河;另选其一个团位于戴岗作预备队,随时扩大战果或待机出击。省委又通知光山县红军独立团、罗山县警卫营等地方武装和数以千计的革命群众于郭家河外围袭扰敌人。6日拂晓前,全部做好了战前动员和部署。拂晓后,红二二二团首先发动进攻,将羊儿崖高地上敌一个营的警戒部队歼其大部,并乘胜攻打郭家河。二二0团和特务营由东北以合围之势向郭家河猛攻。敌人一部就地被歼,少数溃散之敌,被地方武装和群众截获,无一漏网。此战,将敌一0四旅两团全歼,毙敌二0七团团长以下官兵百余名,俘敌二0五团团长以下官兵2000余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8门,机枪12挺,长短枪2000多支,子弹10万余发,战马百余匹。红二十五军仅伤亡30余人,取得重建后首次大捷。

来自:新县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红色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

以上就是文章“新县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新县烽火岁月”全部内容,如需学习更多电脑、手机使用经验方法教程、软件使用知识请在本站搜索,科普知识网专注于普及各类生活小常识、冷知识、等生活中常用的操作经验;如果本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不吝支持本站。

本文链接:http://www.puzhishi.com/jingyan/238224.html

1.免责声明:本文编辑科普网——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注明网址。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