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

2023年05月23日 21:34:50 38阅读 0评论

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剧作家,被誉为德国的“莎士比亚”,又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还有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等身份,他便是席勒,我们熟知的《欢乐颂》便是由他创作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在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作家席勒十句格言,体会其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相信你会有所感触。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1)

席勒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做过军官,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13岁的时候,席勒被送进军事学院,在那里度过8年的煎熬生活,因而在其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专制统治的憎恨。毕业后,席勒跟父亲一样,做了军医,但他坚持写作,最终出版自己创作生涯的第一部作品——《海盗》,这时候席勒不过18岁而已,次年该剧本便成功被演绎。

因为《海盗》在剧院上演,他越境去观看,因而被逮捕,被关进禁闭所,并被剥夺了写剧本的权利,从此他过起流浪的生活。不可否认的是,青年时期的席勒,深受“狂飙突击”运动的刺激,其内心是激进和狂躁的,他充满斗争和反叛精神,力求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在其作品中具有强烈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改变,席勒在剧作的创作上发生了转变,开始创作历史剧,这也标志着她从“狂飙突进”风格向“古典”主义过渡,他的反叛精神也日渐衰退,剧作创作也搁浅了,他将精力全部放在研究历史与哲学上。据了解,当时席勒极为喜爱康德的唯心主义,热衷于美学的研究,提倡“通过美来达到自由”。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2)

席勒写过两部关于美学的著作,他在作品中主张通过文艺的“美誉”恢复人性的善与和谐,进而实现人类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发展。他始终坚持着通过美改变人性,让世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的境界。再有,在席勒两部美学著作中,他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做出精辟的定义,同时定义了理想艺术是什么,并与其美的理念相互结合,这在德国文史上乃至世界文史上都是具有特殊意义。

在德国历史上或者说世界文史上,提到席勒就必须联系到歌德,二人私交甚笃,正是因为与歌德的交往后,席勒在哲学观念上摒弃了康德的唯心主义,而席勒也恢复了创作,并以现实主义为主,开启了其创作生涯的新时期,也是其第二个创作高峰期。这一时期,席勒创作以历史题材为主,他用超高的文字功底与学识去营造悲壮、雄浑的风格,作品主题贴近社会变革题材,具有历史意义感和现实意义感。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3)

除了戏剧之外,席勒在第二个创作高峰期还写出不少诗歌,这同样因为歌德的影响。诗歌风格与戏剧风格一样,早期的浪漫主义已经烟消云散,这时以古典主义风格占主导地位,而席勒与歌德的共同努力下,这段时间成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席勒与歌德功不可没。

据记载,在1805年5月9日,席勒逝世,走完46岁的一生。他去世27年后,歌德去世,根据他的遗言,将其安葬在席勒的遗体旁。今天是这位德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哲学家、史学家217周年忌辰,我们一起欣赏他笔下十句格言,体会其内心世界,相信你会有所感触。

无所畏惧者与具有威慑力量的人同样刚强。——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4)

魅力是女人的力量,正如力量是男人的魅力。——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5)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6)

人生中,有两条道路是畅通的,一条通向理想,一条通向死亡。——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7)

只有有耐心圆满完成简单工作的人,才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困难的事。——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8)

你要认识你自己,就去看别人的举动。 要了解别人,就窥看你自己的心。——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9)

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10)

欢乐就是坚强的发条,使永恒的自然循环不息。在世界的大钟里面,欢乐是推动齿轮的动力。——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11)

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12)

朋友是宝贵的,但敌人也可能是有用的;朋友会告诉我,我可以做什么,敌人将教育我,我应当怎样做。——席勒

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13)

,

以上就是文章“德国著名诗人 席勒|德国大诗人和哲学家”全部内容,如需学习更多电脑、手机使用经验方法教程、软件使用知识请在本站搜索,科普知识网专注于普及各类生活小常识、冷知识、等生活中常用的操作经验;如果本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不吝支持本站。

本文链接:http://www.puzhishi.com/jingyan/239162.html

1.免责声明:本文编辑科普网——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注明网址。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